近日老牌配资平台,有网友反映,云南昆明一支百余人的旅行团因旅行社未支付大巴司机车费,被甩高速服务区滞留6小时。对此,据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官方微博消息,经查,此次游客滞留事件是因承运方未及时收到旅游大巴车费用引发。经组织调解,129名滞留游客已于当晚21:30安全返回酒店,并与旅行社达成和解。
\n类似游客被旅行社“甩客”事件一般发生在“低价团”,可据媒体报道,本次事件中,人均三四千元的费用已全部提前支付给旅行社,这些费用还只包含大巴车费和景区门票,机票和酒店费用都是游客另付。旅行社明明已经提前收到款项,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付给大巴司机费用,而最终导致游客为此买单,于旅行途中被迫滞留高速服务区长达6小时。
\n大巴司机的甩客行为应遭谴责,但其中问题最大的还是负责联系、协调各方的旅行社。车辆外包可以理解,但为什么旅行社明明已经收了钱却不提前付给司机?旅行社与大巴司机之间的矛盾点在哪里,是坐地起价还是懒着不给?双方是否事前签订协议?无论如何,保障游客利益是底线,旅行社收了钱,负责协调各方,绝不能让游客成为牺牲品。
\n这次“甩客”事件相比花样翻新的旅行“套路”,其实很简单,就是旅行社不付钱给司机,司机撂挑子了。通报中提醒游客,参团时注意选择资质全、信誉好的旅行社,签订旅游合同前请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条款,详细了解线路安排、服务标准、转委托接待旅行社等相关情况。这些提醒出自善意,但就本次事件,提醒消费者“长眼睛”,不如严惩商家,让旅行社“长记性”。
\n类似事件发生,会影响当地的旅游市场氛围,只有“发生一起、严惩一起”“出现一次、举一反三”,才能倒逼旅行社致力于提升产品和服务。破除旅行社、司机或者导游和游客间的“互伤”博弈,一方面,要将已有的法规政策落实好;另一方面,要通过创新,真正形成以游客评价为导向的旅行社服务考评体系。同时,畅通投诉举报机制,让游客可以更方便地维权。
\n不良旅行社“套路”的完全消除,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。因此,需要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,推动信用监管,也需要提倡更多的微创新,积小胜为大胜,避免类似事件一再发生。在面对损害游客利益的“套路”时,既可采用集中处置、以案施训和现场督办等监管方式,也要有平常状态下的润物无声、弹性灵活。眼下文旅行业火热,旅行社需要用真诚的服务来承接,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利益,甩客欺客更是竭泽而渔,最终只会自食其果。
\n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老牌配资平台
配资信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